一、重阳名字的由来
苏东坡《丙子重九》诗:“登高作重九,蛮菊秋未开。”这个“重九”指的就是重阳节。根据历史上的风俗习惯,重阳节都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。
西周初年,人们就认为“九”为“阳”数,《周易》即以阳爻为九。后来,人们认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,故称重阳。
宋代吴自牧在《梦梁录》里曾说:“日月梭飞,转瞬重九。盖九为阳数,其日与月并应,故号曰‘重阳’。”
重阳节也有很多别称,如:九月九、九日、茱萸节、菊花节、女儿节、老人节等,这些别称都突出了祥和健康、消灾祈福的主题。
二、重阳节的起源
重阳成为节日,始于东汉时期。
南朝的吴均《续齐谐记》有这样一段记载:汝南桓景,从费长房游学,累年。长房谓之曰:“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,宜急去,令家人各作绛囊,盛茱萸以系臂,登高饮菊花酒,此祸可除。”
于是,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,届时全家登上山冈。傍晚归家,见鸡犬牛羊皆死。后来人们为了避祸,每到九月九日,即离开家庭,去到高处。这样就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俗,并形成了节日。
桓景避灾所登的山冈,即今上蔡县城所在的芦岗。西汉时期,“汉高祖四年”在上蔡县置汝南郡,因此,西汉时的汝南,人们均认为即今上蔡。
从春秋至汉代,桓氏一直是上蔡声势显赫的家族。《盐铁论》的《大论》篇有:“孔子适蔡,桓害之。”“蔡”,即今上蔡县。孔子周游列国,七十二贤多皆伴行,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随从,往往多达数百人,并有武装保卫。
桓魋能够组织一定的人力对孔子进攻,可见其地位之高,实力之大与桓氏家族之强。
古代,人们由于血缘关系及生活环境限制,一个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。如:陈留,为蔡氏家族所居地,东汉时有蔡邕、蔡文姬。桓魋这个家族至汉代,比较出名的是桓宽。
桓宽是位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的学者,博通经典,善属文,《盐铁论》即是他写出的;汉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。从桓宽的官职、学识,说明上蔡桓氏仍是个显赫的家族。东汉时期的桓景,也是这个桓氏家族的成员。
桓景登的山冈,春秋时名冈山。南北长25公里,东西宽7公里,高9712米,上土下石,今名芦岗。上蔡境内惟此岗最高,登上岗陵,可以瞭望四野。桓景所登之地,应即此岗。
伴随历史进展,重阳节迅速传遍全国。
三、重阳节的习俗
登高野宴
重阳节又称“登高节”,这一名称源于重阳最具代表性、最核心的习俗——登高。重阳登高这一习俗源于东汉,至三国和晋代,登高发展成了群众性的活动。
东晋大诗人谢灵运为了登高,还专门制作了一种登山木屐,人称“谢公屐”,李白就有“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”的诗句。
九月,正值收获的季节,秋高气爽,金桂飘香,在这样的佳节,郊游登高,令人心旷神怡,既陶冶了情趣,又能强身健体。据史料记载,北宋就有人说:“九月登高始于桓景。”明代也有人说:“九月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。”
登高这一活动最初是为了狩猎、采药以及祭祀山川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登山才逐步演变为娱乐活动。
《燕京岁时记》卷三中记录:“九月九日,则都人士提壶携棱,出郭登高,南则在天宁寺、陶然亭、龙爪槐等处……赋诗饮酒,烤肉分糕,询一快事也。”可见重阳登高为生活增添了快乐祥和的氛围,使人与自然相契合。
饮酒设宴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,从汉代以来,历代皇帝、官员至平民百姓,都喜欢在九月九日这天欢歌宴饮。
赏菊
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,九月也称为菊月;菊花是传统的草药,百姓把菊花视为重阳节的辟邪之物,因此,饮菊花酒和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。
文人雅士更是喜欢咏菊,赞叹菊花的高贵品质,正因为菊花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角色,因此重阳节又称“菊节”“金节”。
佩戴茱萸
重阳节的三大习俗,除了登高、把酒赏菊,还有就是佩戴茱萸。这一习俗大约源于晋代,因为有重九是凶的象征,所以重阳节插茱萸也是辟邪之用。
晋代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九月初九……折茱萸房以插头,言辟恶气而御初寒。”为了达到辟邪的目的,在重阳节人们不但佩戴茱萸,还食用茱萸。
其他古书也有记载,如《齐民要术》卷四引《淮南万毕术》:“悬茱萸子于屋内,鬼畏不入也。”《辽史》卷五十三《礼志六》“岁时杂仪”载:“九月九日……又研茱萸酒,酒门户以禳。”
同菊花一样,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之物,所以重阳节也有“茱萸节”之名。东晋葛洪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九月九日,佩茱萸、食蓬饵、饮菊花酒,云令人长寿。”
人们佩戴茱萸,是一种对美的追求,在传统的观念中,茱萸是美的象征,并且还被视作长寿的象征。虽然随着重阳节俗重心的潜移,佩戴茱萸这一重阳习俗转淡了,但它的人文价值流传久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