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,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。据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,因仲夏登高,顺阳在上,五月是仲夏,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,故五月初五亦称为“端阳节”。此外端午节还称“午日节、五月节、龙舟节、浴兰节”等。 | ||
端午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2009年9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》,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
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,更有吃粽子,赛龙舟,挂菖蒲、蒿草、艾叶,薰苍术、白芷,喝雄黄酒的习俗。那么在这样的节日里,我们一起来走进端午,聆听绘本《端午节的故事》来了解它的来历吧!
食 粽
粽子又称“角黍”、“角粽”,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,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。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,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。
明清两代,粽子成了吉祥食品。相传,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,在赴考场前,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“笔粽”,样子细长很像毛笔,谐音“必中”,为的是讨个口彩。
赛 龙 舟
赛龙舟南方比较盛行,北方的水比较少。这个习俗,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,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
有也人认为划龙舟是为了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,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。
佩 香 囊
香囊内一般装有朱砂、雄黄、香药,不仅有驱蚊虫的作用,传说也有避邪驱瘟之意,并且也很美观。一般挂在蚊帐的两侧,小孩的手腕、或脚踝、或佩戴在颈部。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,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。
挂 艾 草 与 菖 蒲
“清明插柳,端午插艾”,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。
端午正值天气潮热,蚊虫滋生之时,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,可驱蚊蝇、虫蚁,净化空气。菖蒲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,是提神通窍、健骨消滞、杀虫灭菌的药物,人们用来挂在家门口驱病、防蚊、辟邪。